2024年9月1日清晨7点,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起长队。52岁的出租车司机张建军握着手里的“防癌早筛五联卡”,这是他优先次免费进行肺癌低剂量CT检查。三天前,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《全民防癌早筛实施方案》,宣布45岁以上居民可免费筛查肺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、乳腺癌、肝癌五大高发癌种。这抹“国内红”正在改写癌症防治史——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,早筛全面铺开后,我国癌症早期诊断率有望从29%提升至55%,每年可避免超30万人进展至晚期。
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早筛门诊,主任医师黄晓明指着墙上的筛查地图解释政策要点:
五大免费筛查项目详解
肺癌:低剂量螺旋CT(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/6)
· 高危人群:吸烟≥20包年/有石棉接触史
· 浙江试点数据:检出肺结节阳性率18.3%,其中早期癌占比71%
胃癌:血清胃功能检测+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
· 高危人群:慢性萎缩性胃炎/长期腌制饮食
· 山东样本:胃蛋白酶原比值联合胃镜精查,早癌检出率提升3.8倍
结直肠癌:粪便DNA检测(新型甲基化检测技术)
· 高危人群:肠息肉病史/炎症性肠病
· 广东经验:检出进展期腺瘤的敏感度达94.2%
乳腺癌:超声+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(钼靶)
· 高危人群:初潮早/绝经晚/携带BRCA基因
· 北京协和数据显示:联合筛查使导管内癌检出率提升至82%
肝癌:超声+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
· 高危人群:乙肝携带者/肝硬化
· 江苏肝癌高发区:筛查使小肝癌(<3cm)发现率从12%跃至67%
“这是国内首次将多癌种联合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。”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透露,2025年起筛查年龄将放宽至40岁。
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,胸外科主任龙浩云展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病历:
病例A(未筛查)
· 58岁男性,持续咳嗽3个月就诊
· 确诊晚期肺腺癌(IV期)
· 5年生存率:8.2%
病例B(早筛发现)
· 61岁女性,筛查发现8mm磨玻璃结节
· 病理确诊原位腺癌(0期)
· 5年生存率:98.7%
“早筛发现的肺癌患者,80%只需胸腔镜微创手术,无需放化疗。”龙主任翻出手术记录:早癌患者住院时间平均缩短9天,医疗费用降低76%。
在成都市青羊区疾控中心,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居民激活电子健康档案:
四大核心权益
1. 免费复查权:初筛阳性者可免费进行增强CT/胃肠镜等精查
2. 绿色通道权:疑似病例72小时内安排多学科会诊
3. 家庭延伸权:直系亲属可优先享受基因检测补贴
4. 误工补贴权:农村居民筛查期间每天补助80元
办理材料清单
· 必备:身份证+社保卡
· 高危人群:需携带既往病历/职业暴露证明
· 特殊情况:行动不便者预约上门采血服务
深圳市更推出“早筛积分”创新政策:完成全套筛查可兑换价值300元体检加项,已有12.7万人兑换甲状腺癌筛查。
在全国肿瘤防治周论坛上,关于过度诊断的争论引发关注:
支持方证据
· 北京推行肺癌筛查5年,肺癌死亡率下降19%
· 免费政策使农村胃癌筛查率从7%飙升至43%
反方担忧
· 肺结节检出者中仅5%为恶性,但90%产生焦虑情绪
· 肠镜筛查导致肠道穿孔发生率达0.08%
“我们建立三级分流机制破解难题。”浙江省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杜向慧介绍:
1. 初筛阳性者进行风险分层(低危/中危/高危)
2. 中危人群每3个月影像随访
3. 高危人群强制进行病理确诊
该模式使过度治疗率控制在3%以下,成全国推广范本。
饮食防御
· 每周摄入3种以上菌菇(含β-葡聚糖抑制肿瘤)
· 烹调时加入大蒜素(降低胃癌风险44%)
运动处方
· 每天快走40分钟(使结直肠癌风险下降31%)
· 每周2次阻抗训练(增强免疫监视功能)
中医调理
· 黄芪枸杞茶(提升NK细胞活性)
· 每晚9点按压三阴交穴(调节激素水平)
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阿里健康推出的“AI防癌管家”显示,坚持健康管理的用户,癌前病变逆转率达68%。
谣言TOP3
“肿瘤标志物正常=没癌症”
· 真相:早期癌标志物阳性率仅30%-50%
“PET-CT是万能查癌神器”
· 真相:对小于5mm病灶检出率不足40%
“碱性食物能饿死癌细胞”
· 真相:血液pH值恒定在7.35-7.45,食物无法改变
国家药监局特别警示:任何宣称“一滴血查癌”的检测均属违规,2024年已查处23家非法机构。
结语
傍晚的广州珠江新城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癌宣传屏依然亮着。随着全国2.6万个筛查点陆续启用,越来越多的国内人开始意识到:国家提供的免费早筛,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进步,更是对每个生命的郑重承诺。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防治顾问所说:“这场全民防癌行动,正在为人类对抗癌症树立新的里程碑。”